選用材質: MBR膜生物反應器

一、概述
膜生物反應器(Membrane Bioreactor,簡稱MBR)是高效膜分離技術與活性污泥法相結合的新型水處理技術。膜的應用取代活性污泥法中的二沉池,進行固液分離,有效的達到了泥水分離的目的。膜的高效截留作用,可以有效截留硝化菌,使其完全截留在生物反應器內,使硝化反應得以順利進行,有效去除氨氮,避免污泥的流失,同時可以截留一時難于降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延長其在反應器的停留時間,使之得到最大限度的分解。應用MBR技術后,主要污染去除率可達:COD≥93%、SS=100%。產水懸浮物和濁度近于零,水質良好且穩定,可以直接回用,實現了污水資源化。
二、原理
MBR系統是結合生物學的處理工程和膜分離工程的處理方法。生物學的處理,利用輸入水內存在的有機物為營養源的微生物,把水中存在的膠質性及溶存性有機物轉換成多種氣體和細胞組織的工程,MBR系統與傳統的生物學的處理方法(活性污泥法、長期曝氣法、接觸氧化法等)的最大差異點是高效分離方式。傳統的生物學的處理,利用微生物流量和水的比重差的重力沉降的高效分離方式,操作復雜對發生各負荷的對策能力低而惡化污泥的沉降性。因此處理水質的變動大,但是MBR系統使這些問題點得以解決,保證污水處理的穩定性的高效率。使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停留時間(STR)完全分離。其高效的固液分離能力使出水水質良好,懸浮物和濁度接近于零,并可截留大腸啊啊菌等生物性污染物,處理后出水可直接回用,尤其適用于中水處理。
三、設備工藝流程
四、設備特點
1、由于膜的分離作用,不必設立沉淀、過濾等其他固液分離設備。高效的固液分離將廢水中的懸浮物質、膠體物質、生物單元的微生物菌群與已凈化的水分開,不須經三級處理即直接可回用;
2、可使生物處理單元微生物量維持在高濃度,使容積負荷大大提高,同時膜分離的高效性,使處理單元水力停留時間大大縮短,生物反應器的占地面積減少。系統占地僅為傳統方法的三分之一;
3、膜生物反應器可以濾除細菌、病毒等有害生物,可顯著節省加藥消毒所帶來的長期運行費用并擴大廢水回用范圍;
4、膜的高效截留作用,使微生物完全截留在反應器內,實現反應器水力停留時間(HRT)和污泥齡(SRT)的完全分離,運行控制靈活穩定;
5、防止各種微生物菌群的流失,有利于生長速度緩慢的細菌(硝化細菌等)的生長,使一些大分子難降解有機物停留時間長,有利于它們的分解,從而使系統中各種代謝過程順利進行;
6、膜生物反應器內生物污泥在運行中可以達到動態平衡,幾乎無剩余污泥排放,污泥處理費用低;
7、膜分離法可高濃度運轉,減少占地,不需要沉淀槽,不需要石英沙過濾罐,不需要活性碳吸附罐,曝氣槽??;
8、不需要污泥濃縮槽,曝氣槽的臭氣小,排出的污泥濃度高,剩余污泥少,排泥周期長,排出污泥濃度比較高;
9、操作管理簡單,操作技術簡單,檢查次數少;
10、活性污泥濃度高,泡沫少;
11、水質較好,無污泥泄漏,設備開始運轉后可得到良好的水質,可除去磷、氮等有機成分(生物接觸氧化法處理達不到),能夠達到消防、灌溉、沖廁、綠化等用水標準等;
12、對進水負荷變化適應能力強,長時間沒進水,再開后同樣可以保證水質。
五、應用范圍
生活污水
優質雜排水
醫院廢水
工業廢水
能用活性污泥法處理的其它污水
六、選型表
型 號 | 處理水量 (m3/h) | 服務人口 (人) | 膜組件數量 (片) | 設備尺寸 (m)(包括中水池) | 功率 (kw) |
YF-MBR-0.5 | 0.5 | 48 | MBR-8:12 | 3.0×1.5×2.5 | 3.1 |
YF-MBR -1 | 1 | 96 | MBR-32:6 | 6.0×1.5×2.5 | 3.1 |
YF-MBR -2 | 2 | 192 | MBR-32:12 | 4.5×2.2×2.5 | 3.1 |
YF-MBR -3 | 3 | 288 | MBR-32:18 | 6.5×2.2×2.5 | 3.1 |
YF-MBR -4 | 4 | 384 | MBR-32:24 | 9.0×2.2×2.5 | 3.1 |
YF-MBR -5 | 5 | 480 | MBR-32:30 | 12×2.2×2.5 | 3.1 |
YF-MBR -6 | 6 | 576 | MBR-32:36 | 13.5×2.2×2.5 | 3.1 |
YF-MBR -8 | 8 | 768 | MBR-32:48 | 9.0×2.2×2.5×2套 | 8.2 |
YF-MBR -10 | 10 | 960 | MBR-32:60 | 12×2.2×2.5×2套 | 8.2 |
YF-MBR -12 | 12 | 1152 | MBR-32:72 | 13.5×2.2×2.5×2套 | 8.2 |
注:
1、本規格表為常用規格,大水量及特殊要求用戶,本公司可另行設計及設備制造;
2、選型時設計人員須提供處理水量、來水管中心標高;
3、設備安裝前應按土建設計要求設置基礎,設備就位后,應及時覆土并充水。
